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落实校第九次党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,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,新闻传播学院近日发布《2025年度学风建设实施方案》,以“教风引领学风,匠心铸就卓越”为核心,通过“教师专项活动”“学风建设系列工程”“制度保障体系”三大板块,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,着力培养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全媒体创新型人才。
师德师风筑基,教师队伍先行
学院启动“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”,组织全体教师观看《教育家精神》纪录片,集中学习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并签署《师德师风承诺书》,明确学术规范与课堂责任。同步推出“传媒智汇·教师教学工作坊”,围绕人工智能、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培训,定期举办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,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。此外,全面实施“本科生导师制”与“科研助手计划”,每位教师定向指导学生学业与科研项目,促进师生深度互动。
严管厚爱并重,学风建设落地
学院以“严抓规范”筑牢学风底线,试点人脸识别考勤打卡制度,定期统计各班考勤情况;严控学术诚信,对2025届、2026届毕业生开展学术道德专题教育,严查论文抄袭、代写等行为。同时,通过“科创实践促学风”行动,组织学生参与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“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”“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”等10余项国家级赛事,并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中心、海河传媒中心共建实践基地,推动理论实践深度融合。
特色活动赋能,习惯养成浸润
开展“好习惯塑学风”系列活动,包括“遇荐悦读”读书分享、“笔墨芬芳”好笔记评比、“21天晨起打卡”等特色活动。连续21天完成晨起打卡的学生可获早餐代金券及第二课堂学分,激励学生养成自律习惯。此外,“传媒人课堂”系列讲座将邀请资深媒体人分享行业经验,“考研经验分享会”则为备考学生传授经验,形成榜样引领效应。
制度保障护航,长效机制稳固
学院成立由领导班子、系主任、教学督导等组成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,建立听课巡课、教学意见反馈等常态化机制。院领导将定期深入课堂督导教学,并通过学生反馈优化管理措施。另外,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就业发展,学院设立了“众行互动就业创业奖学金”,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市场化岗位就业。
本次方案突出“三个融合”,即教风与学风融合、规范与创新融合、学科特色与时代需求融合。学院党委书记张家玥强调:“学风建设需全员参与、全程管理,我们将以刚性制度与柔性引导相结合,确保方案落地见效。”未来,学院将以年度评估、动态调整的方式持续推进建设,力争形成可推广的学风建设“新传模式”。